欢迎来到科汇华晟官方网站!

行业资讯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9nm光刻机原理
9nm光刻机原理
编辑 :

科汇华晟

时间 : 2025-09-25 13:27 浏览量 : 2

光刻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,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上的精密设备。随着芯片制造工艺进入纳米级别,9nm制程代表了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关键节点。


一、光刻技术基础

光刻的核心是“投影成像”。掩模(或光罩)上刻有电路图案,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复杂的光学系统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,光刻胶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,经过显影和刻蚀,就能把电路图形转移到硅片表面。

能否刻出足够精细的图案,关键取决于光源的波长和投影透镜的数值孔径。公式告诉我们:最小分辨率 ≈ 光源波长 ÷ 数值孔径。波长越短,分辨率越高,能刻出的线条就越细。


二、9nm光刻机依赖的技术

要达到9nm水平,单靠传统光刻是不够的,必须结合多种先进技术


深紫外(DUV)浸没式光刻

使用193nm波长的ArF激光作为光源。

在投影透镜与硅片之间填充一层水,水的折射率约为1.44,可以相当于缩短有效波长,从而提升分辨率。

单次曝光大约可以做到38nm左右的线宽。


多重曝光技术

因为单次分辨率不足以达到9nm,需要通过“双重图形化”“四重图形化”等方式,将电路分多次曝光和刻蚀,最后叠加出比单次曝光更细的结构。

这种方法工艺复杂,但在7nm、9nm节点之前被广泛应用。


极紫外(EUV)光刻的辅助

波长缩短到13.5nm,可以一次性接近9nm甚至更先进的分辨率。

EUV光刻机造价极高,制造难度大,早期很多9nm工艺节点仍然主要依靠DUV+多重曝光来完成。

后来,EUV成为9nm以下工艺的核心设备。


三、光路设计的精密性

9nm光刻机的光学系统极其复杂:

光源:DUV光刻机使用氟化氩激光器,EUV光刻机则通过激光轰击锡滴产生等离子体,从而发出极紫外光。

掩模版:承载电路图案的掩模需要达到纳米级精度,任何缺陷都会被放大。

投影透镜:采用高纯度石英或氟化钙材料制造,要求无杂质和应力,保证光学成像无畸变。

步进扫描系统:硅片以极其稳定的方式移动,曝光位置的精度需要控制在纳米甚至亚纳米级。


四、9nm工艺中的挑战

光学极限逼近

在193nm波长下实现9nm特征尺寸,几乎触碰了物理分辨率极限,只能依赖复杂的工艺补偿。


成本高昂

多重曝光工艺增加了设备使用次数、掩模数量和生产时间,极大提高了制造成本。


产能受限

EUV光刻机产能有限,全球只有极少数厂商(如台积电、三星、英特尔)能在9nm及以下节点大规模量产。


良率控制

图形越小,工艺容差越窄,任何微小缺陷都会导致芯片失效,因此对检测与修复提出更高要求。


五、9nm光刻机的应用

高性能处理器:如智能手机芯片、服务器CPU和GPU。

低功耗设备:9nm工艺大幅降低功耗,提高能效比。

先进存储器:DRAM、NAND Flash也依赖9nm甚至更先进的工艺。

9nm工艺阶段是从DUV到EUV的过渡期,体现了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极限运用。


六、未来发展方向

9nm只是芯片制程演进的一个节点。随着EUV技术成熟,业界已进入7nm、5nm,甚至3nm工艺阶段。下一代“高数值孔径EUV(High-NA EUV)”将突破2nm制程极限。虽然9nm不再是最前沿节点,但它标志着光刻机行业成功跨越了从DUV到EUV的关键门槛,对半导体制造史有重要意义。


总结

9nm光刻机的原理可以归纳为:以193nm深紫外激光为主,通过浸没式光刻和多重曝光技术,将光学分辨率极限不断逼近,同时逐步引入EUV光刻,实现纳米级别的电路刻画。它是人类将光学、材料学、机械工程和化学工艺结合的集大成之作。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5740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