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科汇华晟官方网站!

行业资讯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光刻机光源工作原理
光刻机光源工作原理
编辑 :

科汇华晟

时间 : 2025-11-18 16:47 浏览量 : 2

光刻机的核心是将掩模版上的电路图形“刻”到硅片上,而光源是这一切的起点。不同代光刻机使用的光源不同,但其目标一致:产生极高亮度、极高稳定度、极短波长、极高重复频率、可长期稳定运转的光。


一、光刻光源的基本原理

所有光刻机光源都遵循光学的两条关键原理:

波长越短,分辨率越高

光刻分辨率大约与光源波长成正比,因此要不断“缩短波长”,从传统紫外光走向深紫外,再走向EUV。


亮度越高,曝光越快

光刻需要非常多的光子,光子越多越集中,曝光时间越短、图形越清晰。


因此光刻光源必须具备:

短波长

高能量密度

高稳定度

高频率(几万—几十万次/秒)

极长寿命(几千亿次脉冲)


这些要求使光刻光源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光学与等离子体技术融合体。


二、准分子激光光源(现代光刻的主力)

当前主流的 DUV 光刻(如 193 nm 浸没式)全部使用 准分子激光器(Excimer Laser)。它是一种气体激光器,由 KrF(248 nm)或 ArF(193 nm)等气体混合物激发产生短波紫外光。


工作原理(简化说明)

激光器内部充入稀有气体与卤素气体,如 Ar 和 F₂。

高压电场在气体中产生放电,将气体激发成带能量的“准分子”。

准分子在极短时间内跃迁回基态并释放紫外光子。

腔镜结构反复放大光子,形成极稳定的脉冲激光束。

激光经光学整形、功率稳定系统后输送到光刻机。

其本质就是:用气体放电产生短波激光,然后稳定输出。


为什么是准分子激光?

波长恰好适合深紫外光刻(特别是 193 nm)。

光束质量高,可做成极窄的线宽。

脉冲重复频率高,可达到几万次每秒。

输出能量稳定,是几十年量产验证过的技术。


目前世界上能生产高端准分子激光器的主要是 美国 Cymer 与日本 Gigaphoton,ASML 的多台光刻机配套使用 Cymer(已被 ASML 收购)。


三、EUV 光源(13.5 nm 极紫外光)

EUV 是光刻史上最难的光源,被认为是全球最复杂的光学设备之一。其核心来自 等离子体产生的 13.5 nm 极紫外光。


EUV 的本质:

用高功率激光打在微米级金属锡(Sn)液滴上,使其瞬间变成高温等离子体,等离子体在冷却时释放出极短波长的 13.5 nm EUV 光。


详细原理(通俗化)

一台高速喷射器喷出直径约 30 微米的锡液滴。

一束功率极高的 CO₂ 激光(数十千瓦级)对准每个液滴进行双脉冲照射:

第一次脉冲将液滴拍扁成薄盘

第二次脉冲将薄盘瞬间加热到几十万度,形成高温等离子体

等离子体冷却时发出 13.5 nm 的极紫外光。

EUV 光非常容易被空气吸收,因此必须在完全真空中传输。

由多层 Mo/Si 多镜面反射结构引导光线进入光刻系统。

所有镜子反射率只有 70%左右,因此整机能量损失巨大,需要极高的光源功率来补偿。


EUV 光源是光刻技术最高难度的一环,因为它涉及:

超高功率激光技术

高速锡液滴控制

高温等离子体物理

真空环境

多层反射镜系统

动态功率稳定系统


目前全球能量产 EUV 光源的只有 ASML。


四、光刻光源的关键挑战

光刻光源是整个光刻机最复杂的部分之一。难点包括:


能量稳定度

稍微不稳就会导致曝光不均匀、芯片缺陷。


光斑均匀性调节

光源需要将光斑均匀化到极高水平,使每个晶圆点受光一致。


极低杂散光

杂散光会破坏纳米级图形。


长期可靠性

一台光刻机每天要运行数十亿次脉冲,光源不能轻易损坏。


维护与气体管理

准分子激光内部的气体需要不断循环、净化、补充。


能量巨大但可控

EUV光源功率超过 200 W,传统激光和等离子体控制难度极高。


五、总结

光刻机光源的核心目标是产生 极短波、极高亮度、极稳定的光,以满足纳米级光刻的分辨率需求。


三类光源:

水银灯:历史启蒙

准分子激光(193/248 nm):现代主力,气体放电产生深紫外激光

EUV光源(13.5 nm):最高难度,激光打锡液滴生成高温等离子体光源


虽然光刻机结构巨大、光学复杂,但光源永远是它的“心脏”。没有光源,就没有纳米芯片的制造。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3765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