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科汇华晟官方网站!

行业资讯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日本光刻机技术
日本光刻机技术
编辑 :

科汇华晟

时间 : 2025-09-20 11:17 浏览量 : 1

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,光刻机是最复杂、最关键的核心装备之一。尽管目前高端光刻机由荷兰 ASML 垄断,但日本在光刻机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,并且在部分细分领域至今仍然保持全球竞争力。


一、日本光刻机的历史背景

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,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黄金时期。那时,日本企业在存储芯片、晶圆制造、光学设备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。随着产业发展,日本多家光学公司将精密光学制造能力应用到光刻机中,包括 尼康(Nikon) 和 佳能(Canon)。

尼康 在1980年代推出投影式光刻机,凭借高精度光学系统,快速占领市场。

佳能 也进入光刻机领域,主攻步进式和扫描式设备。

到1990年代,日本光刻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一度超过70%,几乎与美国GCA、荷兰ASML并驾齐驱。


二、日本光刻机的技术路线

日本厂商的光刻机技术以 DUV(深紫外光,248 nm KrF、193 nm ArF) 为主,并曾在 步进式(Stepper) 和 扫描式(Scanner) 光刻机领域取得领先。


步进式光刻机

日本率先大规模商业化。

每次曝光一个小区域,再移动晶圆逐步覆盖整个晶圆。

在1980-1990年代是主流产品。


扫描式光刻机

尼康和佳能都研发过与ASML竞争的扫描式光刻机。

在193 nm ArF光源阶段,日本厂商一度与ASML竞争激烈。


浸没式光刻(Immersion Lithography

尼康开发过193 nm ArF浸没光刻机,分辨率可达45 nm 节点。

但在EUV技术突破上落后于ASML,逐渐失去市场份额。


三、代表厂商

尼康(Nikon)

曾是全球三大光刻机巨头之一。

主要产品:KrF、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机。

在2000年前后仍与ASML形成竞争,后来逐渐退出先进逻辑芯片市场,但在 特殊工艺和存储芯片光刻机 领域仍有市场。


佳能(Canon)

更加专注于低端与中端光刻机,尤其是 i线(365 nm) 和 KrF光刻机。

产品主要用于MEMS、功率器件、LED、封装工艺等,不追求最先进制程。


其他公司

日本在光刻机配套领域依旧有很强优势,例如 光刻胶(JSR、东京应化)、 光学镜头与透镜(佳能、尼康、HOYA)、 掩模基板与光学材料 等。

这些配套技术是光刻机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。


四、日本光刻机的优势

光学制造技术强

日本企业在高精度光学镜头、透镜材料方面积累深厚,尼康与佳能的镜头工艺在全球数一数二。


材料产业链完整

日本控制着全球约90%的光刻胶供应,还掌握高纯度氟化气体、石英玻璃、掩模基板等关键原材料。


设备可靠性高

日本光刻机虽然在最先进制程上落后,但在良率、稳定性和批量生产上的口碑依然很好,适合中端工艺大规模制造。


五、日本光刻机的局限与挑战

缺乏EUV技术突破

日本未能像ASML一样整合全球资源推进EUV光刻机研发,因此在7 nm及以下先进制程市场基本缺席。


市场份额下降

目前先进逻辑芯片光刻机市场几乎完全被ASML占据,日本光刻机的份额不足10%。


产品定位中低端

尼康和佳能主要集中在KrF、ArF干式以及封装用光刻机,难以进入台积电、三星、英特尔的最先进产线。


六、现状与未来

尽管在高端光刻机上日本不再占据主导,但在以下方向上仍有重要价值:

中低端市场:满足功率半导体、MEMS、LED等产业的需求。

面板光刻机:日本厂商仍在大尺寸LCD、OLED光刻设备上保持竞争力。

配套材料与零部件:光刻胶、掩模基板、光学系统等仍是日本的“护城河”。

潜在合作与技术储备:尼康仍保留部分EUV相关研究,未来可能在合作或突破性技术上发挥作用。


总结

日本光刻机技术曾在全球占据主导,尼康和佳能在步进式、投影式和深紫外光刻机领域有过辉煌。虽然在EUV时代未能继续领跑,但日本依旧在中低端光刻机市场保持稳健,同时在光刻胶、光学材料和精密镜头等配套产业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5994 Second.